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理 论 体制改革 查看内容

伟大的旗帜 ——学习科学发展观

2018-7-10 18:29| 发布者: 永兴| 查看: 20830| 评论: 0

伟大的旗帜 ——学习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概念

 

概念是文化的基础和元素,深刻准确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深刻准确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心本愿,这是学习的首要环节、基础环节。对概念的学习领悟不可能一次到位、一次透彻,只有在学习中不断的深化、不断理解再理解。

 

(一)道德,是宇宙自然法则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规律作用;是决定一切发生发展、生存消亡的本源;是各种文化学习、文化研究的统一至点。老子有五千言的经论为释,揭示了七大规律,供人认识理解道与德。

 

(二)以人为本,是以认识者、欲望者为主体的对“我”以外万物万事的总结归纳的应有正确见底;是以觉悟把握自我为根本的能动宇宙系;是所有生命存在必须首先认识处理的第一决定关系、第一决定环境;也是所有文化必须认识处理的第一关系、第一环境。

 

只有真正深识以人为本的决定性道理,才能使自我的愿望、目的、追求、行为真实可靠、不虚不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道德理解运用的究竟实地,是在“我的为人”中体现道德的价值性、实用性。以人为本为中心、为准则、为目的、为第一生存条件、为第一生存环境、为第一生存需要转化应有的对人为人,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帮助人、引导人、团结人、理解人、利益人、调动人、为了人,并且集中具体转化为“三范”的对人、为人行为理念。

 

(三)“三范”品行,是道德以人为本的具体行为理念;是道德以人为本的具体实施和德能;是产生科学发展观,也是学习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以人为本是提供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归结点以及根本的原理、根本的依据,“三范”是明确实践的应有行为和理念,二者合成为真实可靠的道德理与行,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认识、首先把握的思想本质和文化精髓。

 

学习宣传先进文化,即科学发展观的范为,是人生取向、规律、理念、法则的觉证,是人生及人类的第一需要、第一利益,佛文化称为法布施,理法不二,所以也可称为理布施;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发展为效益,以公享为方向的范为,是奉献服务于人于社会,佛文化称为财布施;是真觉,是真德,是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真土实地,佛文化称为无畏布施。布施奉献创造发展,历史文化与现代汇合,更证明了“三范”的共识共愿统一性,现实发展性。

 

(四)中国化,三个字深刻强调了中国文化、中国传承、中国精神、中国地位、中国使命的吸纳、容化、共识、创新、发展,最终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类文明发展成果。

 

(1) 中国化首先是传承中国的道德文化,以人为本“三范”为人地做好一切事,本身既是传承又是发展,既是学习又是运用,是中国化创造的精骨髓,是中国化创造的本源和动力。

(2) 以中国的使命和责任,以博大的胸怀充分吸收、总结、归纳古今中外文明。

(3) 结合人类现实和长远需要,创造新的理论体系。

(4) 实施伟大的觉悟工程,大学习、大讨论、大调查、大觉悟、大实施、大整顿、大发展。

(5) 创造人类本愿的文化共识、信仰共识,创造人类本愿团结共识、和谐进步的历史新局面。

 

(五)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三范”品行中国化、先进性文化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全新的思想理论旗帜。

 

1)科学包括科学的求实态度、科学的奉献探索精神、科学的辩证方法论。以科学对治主观唯我、无知偏见,以科学强调尊重事实真相、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法则。辩证是科学精髓,是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道哲髓的传承、运用、发展。

2)发展上文有述,都是简单的引思,每一个理念只要展开都是系。发展对治空喊、对治退废变质、对治顽固偏执痴迷,发展强调不破不立的创新进步发展,发展的以人为本用心目的,“三范”方向作为决定发展的一切。

3)观是认识、是见底、是理论,观中有观,观观成系。总体上包括人生观、社会观、宇宙观,三观不二,三观一理。完整的人生观必定包括宇宙观,否则就是狭隘偏见的观;同样,完整的宇宙观也必定包括基于人生观,否则必定观而不实,观而无根。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以人为本、“三范”品行、精神原则、方向目的、本质内涵的科学之观、发展之观。

 其中的人本观、人民观、道德观、政治观、经济观、哲学观、和谐观、公享观需要重点突破地学习把握。

 

(六)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现实社会的科学理论

 

1)社会主义公享的方向原则。

2)“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觉悟创造的共产主义奉献精神。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其政治建设。

4)马克思的公享经济基础才能决定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即马克思的觉悟决定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马克思的分配决定了马克思的公享经济基础,马克思的公享经济基础决定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起点在觉悟,落点在公享。

5)辩证不偏不极的马克思哲学精髓。

6)“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见底和胸怀。

 

核心是公享和辩证,是人的觉悟创造精神与物质两个富有。

 

七)和谐是目的、是成果、是人的共愿需要。和谐决不可能是硬性的制造,而只能是文化和谐、信仰和谐、理念和谐的自然之境;只能是道德智慧、悯心教育感化、共识共愿的和谐;只能是共同取向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只能是实现爱党、爱国、爱中华、爱领袖、爱人民爱心共向的和谐;只能是以人为本“三范”德能创造的和谐。

 

总之,和谐是相当深刻的工程,必须靠和谐的理论、和谐的智慧、和谐的用心、和谐的德能、和谐的具体工作得以根本实质的实现。总之,和谐首先需要创造的是会理知和谐的自己;总之,无知创造不了和谐,必须学习;总之,邪恶创造不了和谐,必须自正。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4-20 01:23 , Processed in 0.0390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