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文 化 老子译注 道 篇 查看内容

第一章 道及其有无双玄

2015-12-28 10:19| 发布者: 蔷薇| 查看: 4735| 评论: 0|原作者: 无明


【原文】

 

道,可,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可:可欲以欲为。

道:循行、经验、作为。

名:认识思维定义名说。

无:无极、玄牝、道生之一。

名:称名,兼有是的确定之义。

常无:自然普遍存在的无始无隐性。其区别,无具本体性,常无具普遍多样多层性。

欲以:主体可欲以。

其:被观事物。

妙:内妙、妙因、隐密不知的始因、根因。

常有:普遍存在的显性和可显性。

徼:可识可见的状态和功能作用。

两者:有无。

同出:一个实体的名识之出。

同谓之玄:偏有偏无都不能玄真得到真理,只有有无双玄才能得到真,亦名同玄律,即有无阴阳律。

玄之又玄:玄中有频波周期,有上行天道左旋,有塔锥体,并且是在不休止、不间断、不封顶的无限进取真化之中。

众妙之门:一生二,又名天地之根、时空之始。

 

【今译】

 

所名的道,凡是可有以为循行、经验、作为的,都不是自然恒常不变的本体道;道的状态本能,凡是可有以为观察、认识、思维、定义、名说的,都不是自然恒常不变本体道的状态和本能。道生一之无,是天地原始和原始之名;二生三之有,是生又复生万物的本有原素和本有母素之名。所以,普遍自然潜在的能始之无,可以观察事物始生内妙不知的生根和源由;普遍自然直观的现象,可以观察有形有体有象的外在功能和状态。有无两者是共成一实体的两个分别认识名,在客观真理的认识之中,也只有有无同运互运玄索才能寻找到真。有无不断不止的玄物之母、玄有之始,最终就是宇宙万物一切生发之妙的至妙总门,一生之二。   

 

【要旨参解】

 

一、全经开首,就以十二个字精妙地定义定位了宇宙万物不变、不可篡改的本体性。只有首先确定这一宇宙全维万事万物万化和全经的不变不动原点,才能应变全维有序、理律分明不错不乱。其定位是“凡是可有以为则皆非道”而不是“道的不可为不可说”,这其中的界限不是为和说,而且是有以为与无以为。

 

这一定位之要,既是全经展开之本,也是观证自然万物运动和学经解义习道之本。所以,开经解义务必首重,否则全经无定则无定解而浮动,而惑之难彻,惑之不得正见生。

 

二、在“可有以为则皆非道”不变决定性的定位之下,《老子》将道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展开了道与宇宙万物始生与玄回的宏环循行关系。使我们能清晰得知万物的始生和终归,使我们能在其中感悟“道在我中,我在道中”宇宙全维的浑然本来一实体。

 

要准确把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道生之一名无、名无极、名玄牝;一生之二名时空、名玄牝之门、名天地之根、名众妙之门;二生之三名有、名太极”的不二说。且不可因断句而废失《老子》以有无论道展开全经的至纲。

 

欲以解读《老子》,舍其有无之纲则全经无骨自瘫,必因吾之故使经扶之不起、举之不立、观之不得经真解。

 

太极之有,既从无始,到时空合成是纵向的逻辑位序关系,又在生成中与无极成为互相转化有无相生的平行关系。并且太极之有,无时不在有无纵向和平行的两个关系之动态中。

 

三、太极之有,自动五运,复成五类,复又复生,形成了多维多样性的生命和物质。此多维多样性事物的有无之性统称常有常无,而与本有三、本无一别之决不可混。但无论常有常无怎么多样性,其无始有生的本性不能改、不能变。所以在我们的实际生存环境中无不可以见证它的存在。

 

《老子》开导我们通过事物自然普遍存在的无潜之性,去观察它原始的奥根妙因;通过事物自然普遍存在的有显之性,去观察它外在和可以外在的状态功能作用。

 

常有、常无与本有之太极、本无之无极决不可混淆。因为在我们的低维境界认识中,常无亦在本有的太极之内。从绝对的角度常无是有而不是无,同时这又是《老子》展示的绝对法相对用。

 

现实常有中的五类还没有得到有法的认证,更况太极这个物的终极子,就更不肖见其有了。它的小之极、速之极不妨借助几何学中点的定义,即理论上的定义点永远不存在能够放大的可能。那么这个近于其小无内的点,在宇宙体中是否也存在呢?回答无疑应当是肯定的,它的名字或许恰巧叫太极,就在有无的分界处。

 

体无玄面,面无玄线,线无玄点,点无玄无极,体不外是点的集合。

 

四、“此两者同”是阐明有无是一个实体,“异名”是认识同一实体内根因和外显果的两向性。

 

“同谓之玄”,是认识和存在的法则。即有无是全玄总轨迹总规律的根本,有无必当同用方能不离轨、不离道、不失正见。偏有则必不知其无的内本始因;偏无则必不观其有的益用功能。前者僵象,后者顽空,这是认识包括认识本身普遍存在的两个极端必错。所以只有此两者能同者,才能见真得真有真理。

 

“同谓之玄”的必然取向一定是:玄彻内、玄得真、玄明此、玄诚中。

 

五、“玄之又玄”是一律,玄的本身就是轨迹、就是左旋、就是塔序、就是周频、就是不间断地取向真。

 

《老子》告明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只有有玄其本、无玄其始,不断“玄之又玄”、易之又易、此之又此,才能万象归五、五归三有、三有还中中之妙无真。处妙始玄牝之中谷神不死,借玄牝之门一览宇宙万物之众妙,皆无以易之而尽自然。

 

【续解】

 

一、一切文化都在全力寻找真理绝对不变的本体,但皆因境界而不能,只有我中华的《老子》处道而独明、处道而有本体及本体体系完整说。

 

二、“有以为循行、识说都不是本体的道”是读解经义至关重要的准则。舍此,则捧经无根无不动的原点,一切都将在惑动之中而不得正观正见生。

 

三、《老子》在首章首句先立定全维的原点下,便以“有无”开示道逝、道极、道反、道用。此定义定位是全经有无的纲体之本,不彻此本,其纲不成,其目不张,惑而欲惑,惑惑不得已。

 

四、在人类的全部文化理论中,唯独《老子》揭示了本体、揭示了始生、揭示了致极,揭示了终归宇宙万物运动的全过程和全过程中的理、律、法、径。其中包括所有过程的取向、目标、方法、道路、终极境界无不完全具足。

 

五、《老子》不强于人、不责于人、不激化恶性因缘进行恶性循环,以自然的祸福生灭教育自然规律中的人生,并辅以经教圣明助化。

 

六、玄之又玄律中内容博深丰富,包括舍之又舍、否定之否定。否舍是广义的,是知欲物欲的统一,是无私无我的过程,在释迦经文中就是精辟哲学的“非,非非”说。

 

七、要深明“空非顽空,无非断无”,其中有精甚真、有信至诚、谷神不死的至义。从中悟处时空之始、能生的本源。

 

八、将绝对拿到我们相对的生活中去观察、理解、运用,在相对中见证永恒不变绝对的存在,这是我们学解真理经义的必须之法必须之径。否则知解就会被境界知障所阻隔而错见封闭僵化自取绝灭。

 

【境界及状态作用】

 

通常我们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就是生命的智和处境界,是文化的体系和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学解绝对本体真理中就更不能不考虑这个被通常文化现象所忽视的境界问题了。

 

境界就是德能量级层次,就是理、智、光明的度,就是文化真理性和学解文化真理性的决定性条件和依据,是认识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状态维次的统一。

 

山上山下,不但处境不同,而且其所观必亦不同;同席之餐,不但有体能境状的不同,而且其所好口味自不同。所以学解绝对真理的《老子》不能不懂境界,不能不必须调整摆正自己。否则连天高地厚都不知道、分不开,却愣是自以为“大智”、自以为“真理”,自以为“上帝”的诽对忽视中华文明的《老子》,这就是境界无知错位的必然和复兴的所在。

 

一、各种文化所列处居的境界

 

 

 

二、《老子》中以谷神不死、恍兮惚兮描述了“一”的状态,以“有以为”“无以为”划分了境界的两个质别层境。这里只以“未说而说、说而未说”学经当有所解参切其状态和效能。这种“无以而能无不易之”就是《老子》来源与存在、作用与结果,一切任由自然见证,一切任由规律运动。前面的“未说”是“无以”说,后面的“未说”是“无以为之”其说,中间的两个“说”是示现的事实。若能从中获悉“释迦说法四十九年,留下三藏十二部却一未说”之理,这对我们知境解义摆正自己知多少、知深浅的正处极其重要。

 

解义和水流同理,没有观世音还有一品无明的虚下势差,何谈水能流、道能入。

 

由于道的无不及性,“无以”在我们生活中本来就存在,虽然并非是本体的现象,却是本体性的现象,比如“梦游”、比如我们的“无意识”、“下意识”,都是无以的显性,都读得懂。读经要从读经本,到读宇宙万物无不在说一如法,最终在经和自然的教育下归自己的中中。

 

三、境界不在彼而在中、真经不在彼而在中、光明不在彼而在中、福寿不在彼而在中,《老子》就是以有无教其中的了义经。

 

【断句】

 

一、“无名” “有名”之断,则使名成为能始能生的体,全经只有道一二三之体,而决无名为体能始能生可考。事实中万物也决不以名之有无而成决定生发本能的真实。

 

“有名”“无名”不是道的产物,而是主观欲识的产物。并且既是以名为欲解,无名也不等于无欲无念、不等于时空零点而能为天地之始。

 

名是名象,以名为体违背“可名,非常名”的开经之防。

 

二、“常无欲”“常有欲”之断,则成观者的主体状态。当知若主体“常无欲”既能观其妙,自能观其徼,何苦还须破无成“常有欲”再徼之。

 

“常无”是无的普遍多样统称,“常有”是有的普遍多样统称,是被观事物一体表里有无的共存性。

 

《老子》正是以有无开经论道,以有无普遍多样的“常有”和“常无”展证道的理律法向,这是纲纪,我们在学解中一定要遵守。

 

从体序上,名象、欲识都是五欲六尘层面的东西,不可与“有”“无”“常有”“常无”混淆。

 

相关分类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10-7 07:43 , Processed in 0.0573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